創業的90后,自己開家養老院
養老是一場需要事先張揚的準備賽。無論是剛剛畢業的00后,還是在職場馳騁的90后;無論是在結婚談婚論嫁的年紀,或者早已結婚生子,每個年輕人都應為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提前規劃。
財經觀察站
作者 翹楚
創業的90后,自己開家養老院
生命不應該是一次目的地為墳墓的旅行,而應該一場奇妙的飆車之旅。
29歲的李茹畢業后就在養老院工作,她學的是老年護理專業。和她同年畢業的同學堅守在養老行業的并不多。現在,她已經成為養老院里的骨干了。
在養老院里,她早已學會如何換位思考,尊重老人的感受。她見過太多人類因衰老而不堪的一面,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也逐漸淡化。每當她照顧臥床不起的老人或者失智的老人時,她心里總會難受一陣子,她也忍不住會想,如果自己以后也走到這一步,又會怎樣呢?
她在網上進行了調研,目前養老院的供給是遠遠跟不上老齡化的步伐的。而且她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空巢青年越來越多,未來他們的養老也會越來越成為問題。
據2021年統計年鑒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一人戶”家庭的數量已達到了1.25億,其中近八千萬的城市獨居青年是最龐大的組成部分。可見,獨居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機緣巧合,她和金融行業的朋友馮志聊天,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創辦一家單身養老院。兩個人分工明確,李茹有多年的工作經驗,負責養老院的經營管理,馮志負責解決資金、場地等問題。
剛開始,養老院的規模很小,起步也很艱難,打造新的養老模式也需要實踐去摸索。更重要的是,養老院需要長期經營才能積累口碑和信譽。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很釋然。尤其是李茹,她在養老院工作多年,已見過生命旅程終點的樣子,在未來的日子里,她希望自己可以猛踩油門,朝著夢想,飆車到終點,這樣才不負這場生命之旅。
那些你30歲以后明白的事
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懼歲月長。無論是00后,還是90后,在最有活力的年紀,他們選擇不遺余力地奮斗,有些重要的事情,他們始終沒忘,比如養老。
根據《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年輕一代(18—34歲)已經開始重視養老,平均31歲開始為養老做準備,2021年每月儲蓄率是25%。
另一份報告顯示,接近八成受訪者認為需要至少100萬元的積蓄,才能過上理想的養老生活。
雖然年輕一代開始重視養老,但有一位95后的網友表示,不太知道怎么準備養老?財經觀察站建議年輕人先從職業規劃、有目的性儲蓄、嘗試投資和提前保障這四個方面著手準備。
1.你的職業是你獨有的最佳投資
美國知名理財專家喬納森?D.龐德認為,你的職業是你獨有的最佳投資。如果你每天可以抽出一小時來學習資本市場的知識,或者用來提升自己的技能,從長期來看,后者很有可能使你獲利更多。
如果真如龐德所說那樣,年輕人應該盡早開始這項投資。他在《中產家庭理財清單》中提出了一些建議:
準備一份計劃。寫下你想在明年實現的目標,然后再準備一個時間規劃表,列出接下來幾年你想晉升的崗位。
進行專業的閱讀,參加培訓。一來,你可以了解你所在領域的最新觀念和創新成果;二來,你可以花老板的錢去聽專業的研討會或參加線上課程,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與該領域的領袖人物交流,與同行建立聯系。
尋找一位導師,最后成為一位導師。在單位找到樂于指導你的上級,給你建議為你指引方向。假以時日,你也可以激勵并幫助同事與你一起獲得事業上的偉大成就。一旦時機成熟,你需要專攻某個領域,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讓自己發揮最大的價值。
“如果你是重要的業務骨干,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也會有機會得到更多更有意義的工作,同時還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退休而非聽命于你的老板。”如果你足夠敏銳,可以隨時發現新的職業機會。比如,當下流行的健康財富規劃師,這類職業不受年齡的限制,但能讓你獲得很多專業的技能和更高的收入。
2. 有目的性儲蓄越早開始越好
年輕人除了在工作領域保持領先,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盡早開始儲蓄。年輕人面臨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的壓力,“月光”“啃老”不是長久之計。正如股神沃倫?巴菲特所說:“準備最重要。諾亞可不是等到下雨時,才開始制造方舟的。”所以,越早開始儲蓄對養老規劃越有益處。
很多理財專家在儲蓄方面都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比如,戴夫?拉姆齊建議月光族先從存1000元開始,并且把錢藏起來,不可挪用。第二步,建立儲蓄3—6個月的應急基金,同時慢慢還清債務,最后,從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進行退休投資。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幫助人們盡早儲蓄,在墨菲(意外)到來之前,做好防御的準備。
3. 嘗試投資、謹慎投資
在生活中,投資存在一定的門檻。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聯合發布2021年《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近四分之一的年輕一代將現金存款視作養老儲備的主要形式,23%的年輕受訪者缺乏相關技能和知識,較少參與投資。
“有遠見的投資”需要年輕人通過學習,或者利用專業機構的幫助,目前如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均推出了養老類的金融產品,可以供有養老投資需求的人選擇。
2022年,國家也啟動了個人養老金制度,這不僅將觸發中國居民金融資產新一輪的跨周期調整,也對金融機構是一個蘊含著挑戰的時代機遇。對于年輕一代,提前學習理財知識,拿出少量儲蓄嘗試投資,不急不貪,控制風險,謹慎投資,像諾亞一樣,在“洪水”到來之前,提前準備方舟。
4. 根據目標選份保險
“一個人沒有保險,就是財富裸體。”理財規劃師劉彥斌的這句名言,道出了保險的重要性。
買保險首先應該明確購買目的。若是為了防止因自己發生意外死亡給家庭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建議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和附加意外醫療保險;若是為自己儲備養老金,建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不愛存錢或者攢不下錢的年輕人可以考慮購買養老保險。在正常情況下,因為缺乏毅力,很少人能完成自己的儲蓄計劃。但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這類保險退出成本極高,也就是說,提前退保本金損失較大,倒逼人們為晚年生活積累一筆豐厚的退休金。
2021年,《商業養老保險消費新趨勢》研究報告顯示,與“50后”“60后”和“70后”相比,“80后”“90后”商業養老保險消費意識覺醒得更早,也更早開始進行規劃。而且,“90后”群體參保比例則在快速上升。年輕一代提前進行長期儲蓄,商業養老保險是納入規劃的。
其次,購買保險應該遵循三個原則:一是盡量選擇大型保險公司和具有強大股東背景的中型保險公司,回避小型保險公司,因為前者倒閉的可能性較小,也能給你帶來心里安全感;二是選擇保險產品要貨比三家,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三是選擇誠信、有口碑、對保險理解深刻且敬業的保險代理人。
以上是年輕人做養老規劃時需要提前并重點考慮的事項。養老,不只是老年人的事。現在的準備,決定了你未來的30年。Z時代已經開始規劃養老了,你還在等什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養老經濟賬,一個終將面對的人生議題
“養兒防老”已經不是當代80、90的思維,作為“獨生子女+少子化+延遲退休”的我們,無論早晚終將要面對這個人生議題:一個體面的晚年,需要多少成本?又該如何結構性調節這本經濟賬?搶攤萬億新藍海!首批34家金融機構獲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37家機構獲代銷資格
未來10年,個人養老金累計繳納規模約2.5萬億。創業的90后,自己開家養老院
養老是一場需要事先張揚的準備賽。無論是剛剛畢業的00后,還是在職場馳騁的90后;無論是在結婚談婚論嫁的年紀,或者早已結婚生子,每個年輕人都應為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提前規劃。
財經觀察站
共79篇文章
聚焦財經熱點,關注消費金融,解讀金融科技,觀察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