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
-
股份行去年四季度投訴量曝光:興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平安銀行個貸業務、招商銀行理財業務上榜首
整體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90595件,較2021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3.8%。 -
以創新服務支持女性消費新需求,廈門銀行聯合美團推出女性主題聯名信用卡
據美團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度女性購買團購套餐訂單數比男性高出25%,意味著女性更愿意使用“團購”等方式獲得更優價格。 -
“中植系”中融信托因向“四證不全”地產項目投放信托資金被罰,曾踩雷多家房企、長沙東亞地產成失信人
3月2日,黑龍江銀保監局公開行政處罰信息,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 “中融信托”)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資金投放到“四證不全”房地產項目,被罰款2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月23日。 -
電銷保險存銷售誤導!中美聯泰收百萬罰單,華夏、廣發、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一同被罰
華夏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三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因代理中美聯泰保險銷售外呼業務,同樣存在夸大保險責任等銷售誤導行為,均被處罰10萬元。 -
銀保監會: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未兌付借貸余額降到4900億元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和整個銀行業保險業系統,防范外部風險沖擊的韌性進一步提高。 -
招行深圳分行貸款業務違規被罰40萬元,去年上半年投訴量居在深股份行首位
深圳銀保監局發多張罰單,招商銀行深圳分行、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均被處罰,被罰原因均為貸款業務違規。 -
32家單位因拒收現金被罰!便利蜂、萬達影城等上榜,央行頻頻針對現金發聲
32家企業拒收人民幣現金被曝光;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回應,繼續辦理現金業務;“個人存取款超5萬元要登記”暫緩實施…… -
支付清算協會: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 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
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用戶可自由選擇使用。用戶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服務不減、體驗不變,賦碼過程免費,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對賬等服務。而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 -
打臉!監管不允許銀行停辦現金業務,中關村銀行、振興銀行表態稱將繼續辦理
銀行停辦現金業務的消息廣受關注。 -
IPO關鍵期被查!蘭州銀行監事長花式賄賂央行干部:恭賀再婚、大兒子上學、小兒子滿月、女兒北京買房...
IPO關鍵時期,監事長突然免職變更,近期隨著檢察院一份起訴書的曝光,蘭州銀行原監事長李玉峰的謎團揭開。案件還牽出了蘭州另一位金融大鱷,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行長的正廳級干部楊明基。 -
春節后首期LPR出爐!1年期LPR為3.70%,5年期以上LPR為4.60%,均維持前值保持不變
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2月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0%,5年期以上LPR為4.60%。與前值相比,均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