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菜鳥港股IPO:三成收入來自阿里,Q2終實現扭虧為盈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可樂
9月26日,阿里巴巴公告擬分拆菜鳥上市,同時菜鳥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花旗、中信證券與摩根大通為聯席保薦人。

港交所3個月內先后迎來極兔、順豐、菜鳥3家物流公司。其中,極兔近期剛通過港交所聆訊,順豐已于8月遞表,或許這表明各家物流公司均想在這場上市競爭中搶得主動權。
01、成立十年,上市前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
9月26日,阿里巴巴公告稱將分拆菜鳥,讓其獨立在港交所上市。截至公告日,阿里巴巴持有菜鳥約69.54%股份,分拆完成后菜鳥仍為其子公司。
阿里巴巴表示,菜鳥分拆上市將有利于其提高運營效率,在未來有需要時直接及獨立地進入股權及債務資本市場,并進一步增強其獲得銀行信貸融資的能力。
菜鳥也是阿里巴巴公布“1+6+N”計劃后,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
菜鳥于2013年成立,最初是為物流公司做技術支持的平臺。后隨著業務的擴展,在招股書中菜鳥將自己定義為“全球最大跨境電商物流公司”。本次菜鳥沖擊港股IPO,被外界認為是在沖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2021財年至2023財年(截至2023年3月),菜鳥集團收入分別為527.3億、668.7億和778億,年復合增長率為21%。2023年Q2,菜鳥集團收入為231.6億,同比增長33.6%。
作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菜鳥的成長離不開阿里。2021財年至2023財年,來自阿里巴巴收入占比分別為29.2%、30.8%及28.2%。
2021財年至2023財年,菜鳥集團毛利分別為55.4億、71.8億、81.5億,毛利率分別為10.5%、10.7%、10.5%。2023Q2,菜鳥集團毛利為31.9億,毛利率13.7%,毛利率較往年提高約3個百分點。
利潤方面,2021財年至2023財年,菜鳥集團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9億、-20.0億、-23.3億,累計虧損60.2億。2023年Q2,菜鳥集團歸母凈利潤為3.9億,去年同期為-3.4億,2023年第二季度,菜鳥集團實現扭虧為盈。
02、布局自營,菜鳥如何追上京東物流和順豐?
目前,菜鳥的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物流、國內物流與科技及其他服務。此前,在2023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蔡崇信曾表示,“商業全球化的前提是物流全球化,菜鳥會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就在遞交招股書當天,9月26日,阿里旗下的速賣通聯合菜鳥正式宣布上線“全球5日達”國際快遞快線產品,首批落地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韓國5國。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3財年,菜鳥跨境包裹總量超過15億件,服務超過10萬個從事跨境貿易的商家和品牌。2023財年,菜鳥國際物流收入達到368.5億,占總收入比例47.4%;國內物流收入359.6億,占比46.2%;科技及其他服務收入占6.4%。
國內物流方面,進入2023年后菜鳥也開始重視自營物流的建設。6月,菜鳥正式宣布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品牌定位是“菜鳥自營、品質快遞、好用不貴”,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
產品布局上,菜鳥速遞采取分層服務設計,主要包括菜鳥標快和菜鳥半日達兩大產品。從時效維度看,菜鳥自營產品定位于當日和次日達,對標順豐和京東物流。
在品質電商物流方面,2022年國內市場前五大競爭者市場份額為78.3%,其中菜鳥為16.4%,位居第三,京東物流和順豐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5.75、20.0%。

2022年末,順豐控股員工總數為16.28萬,京東物流約為39萬。截至2023年6月末,菜鳥員工數為14099名。與順豐、京東相比,菜鳥的配送員主要外包給第三方。
此前,順豐被問及對菜鳥做自營時表示:“做時效、中高端快遞這方面的壁壘是非常高的。”順豐和京東在建設自營配送體系上已深耕數年,剛起步的菜鳥要如何追趕,且第三方配送員在服務質量上是否能與順豐、京東相比?
03、港股上市潮,極兔順豐菜鳥競爭主動權
快速變化的物流行業格局中,借力資本市場持續鞏固和搶占優勢已成為眾多物流企業的重要舉措。
2017年,國內快遞公司在A股掀起一波上市潮,近兩年,隨著京東物流、中通快遞在港股上市,到今年極兔、順豐、菜鳥紛紛向港交所遞表,快遞公司也新一輪上市潮中互相競爭。
8月,順豐控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如果成功上市,順豐將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
在順豐控股8月舉行的中期業績會上,公司董事長王衛特別強調,“赴香港上市一定會選擇最好的時機,而不是最短的時間。因為目前快遞行業友商都有了港股上市計劃,所以我們要能拿到主動權,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10月2日,極兔速遞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將很快進入招股路演環節。據悉,極兔募資目標為5億-10億美元。在推進港股上市的進程上,極兔已經領先順豐和菜鳥一步。
2023年3月,阿里發布全員信,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不久后,菜鳥、盒馬就宣布啟動上市計劃,阿里云也完成分拆準備獨立上市。然而在十一假期前,有媒體報道稱盒馬IPO暫緩,反倒是菜鳥獨立IPO搶先一步。
中信建投研報稱,長期來看快遞行業格局正面臨“十年未有之變局”,電商平臺物流戰略和國際化動能才是決定生死并重新洗牌行業的核心。
極兔、順豐、菜鳥均有海外業務布局,拿到港股上市的門票,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資金也可以在日后的競爭中更有優勢,搶得先機。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